Overview

复习

  • 操作系统
    • 状态机的管理者
    • 对象 + API

本次课回答的问题

  • Q1: 状态机的状态是如何存储的?
  • Q2: 更多的持久状态是如何存储的?

本次课主要内容

  • 1-bit 的存储方式
  • Volatile/non-volatile storage

状态机状态的存储

计算机需要存储 “当前状态”

机器指令模型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只有 “两种” 状态

  • 寄存器: rax, rbx, ..., cr3, ...
  • 物理内存

存储 “当前状态” 的需求

  • 可以寻址
    • 根据编号读写数据
  • 访问速度尽可能快
    • 甚至不惜规定状态在掉电后丢失
      • 机械玩具就没有这个烦恼
    • 也因此有了 memory hierarchy

“当前状态” 的存储

Delay line: 绳子

  • 因为信号衰减,需要持续放大

Magnetic core: 磁铁

  • segfault.c: “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
    • ulimit -c 可以修改 core file size (默认为 0)
    •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指定了 core dump 文件格式
  • Non-volatile memory!

SRAM/DRAM: Flip-Flop 和电容

  • 今天的实现方案

开始持久化之旅

Persistence: “A firm or obstinate continuance in a course of action in spite of difficulty or opposition.”

除了 “当前状态”,我们希望更大、更多的数据能 “留下来” (并且被操作系统有效地管理起来)

持久化的第一课:持久存储介质

  • 构成一切文件的基础
    • 逻辑上是一个 bit/byte array
    • 根据局部性原理,允许我们按 “大块” 读写
  • 评价方法:价格、容量、速度、可靠性
    • 再次见证人类文明的高光时刻!

存储介质:磁

“持久化” 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更进一步:用铁磁体的 “磁化方向” 表示 1-Bit 信息

  • 读取:放大感应电流
  • 写入:电磁铁磁化磁针

磁带 (Magnetic Tape, 1928)

1D 存储设备

  • 把 Bits “卷起来”
    • 纸带上均匀粘上铁磁性颗粒
  • 只需要一个机械部件 (转动) 定位

磁带:作为存储设备的分析

分析

  • 价格
    • 非常低 - 都是廉价的材料
  • 容量
    • 非常高
  • 读写速度
    • 顺序读取:勉强 - 需要等待定位
    • 随机读取:几乎完全不行
  • 可靠性
    • 存在机械部件需要保存的环境苛刻

今天的应用场景

  • 冷数据的存档和备份

磁鼓 (Magnetic Drum, 1932)

1D → 1.5D (1D x n)

  • 用旋转的二维平面存储数据
    • 无法内卷,容量变小
  • 读写延迟不会超过旋转周期
    • 随机读写速度大幅提升

磁盘 (Hard Disk, 1956)

1D → 2.5D (2D x n)

  • 在二维平面上放置许多磁带

磁盘 (cont'd)

克服许多工程挑战

磁盘:作为存储设备的分析

分析

  • 价格
    • - 密度越高,成本越低
  • 容量
    • (2.5D) - 平面上可以有数万个磁道
  • 读写速度
    • 顺序读取:较高
    • 随机读取:勉强
  • 可靠性
    • 存在机械部件,磁头划伤盘片导致数据损坏

今天的应用场景

  • 计算机系统的主力数据存储 (海量数据:便宜才是王道)

磁盘:性能调优

为了读/写一个扇区

  1. 读写头需要到对应的磁道
    • 7200rpm → 120rps → “寻道” 时间 8.3ms
  2. 转轴将盘片旋转到读写头的位置
    • 读写头移动时间通常也需要几个 ms

通过缓存/调度等缓解

  • 例如著名的 “电梯” 调度算法
  • 现代 HDD 都有很好的 firmware 管理磁盘 I/O 调度
    • /sys/block/[dev]/queue
    • [mq-deadline] none (读优先;但写也不至于饿死)

软盘 (Floppy Disk, 1971)

把读写头和盘片分开——实现数据移动

  • 计算机上的软盘驱动器 (drive) + 可移动的盘片
    • 8" (1971), 5.25" (1975), 3.5" (1981)
      • 最初的软盘成本很低,就是个纸壳子
      • 3.5 英寸软盘为了提高可靠性,已经是 “硬” 的了

软盘:作为存储设备的分析

分析

  • 价格
    • - 塑料、盘片和一些小材料
  • 容量
    • (暴露的存储介质,密度受限)
  • 读写速度
    • 顺序/随机读取:
  • 可靠性
    • (暴露的存储介质)

今天的应用场景

  • 躺在博物馆供人参观
  • 彻底被 USB Flash Disk 杀死

存储介质:坑

坑:天然容易 “阅读” 的数据存储

Compact Disk (CD, 1980)

在反射平面 (1) 上挖上粗糙的坑 (0)

  • 激光扫过表面,就能读出坑的信息来
    • 飞利浦 (碟片) 和索尼 (数字音频) 发明
    • ~700 MiB,在当时是非常巨大的容量

CD-RW

能否克服只读的限制?

  • 方法 1
    • 用激光器烧出一个坑来 (“刻盘”)
    • 使用持久化数据结构 (append-only)

挖坑的技术进展

CD (740 MB)

  • 780nm 红外激光

DVD (4.7 GB)

  • 635nm 红色激光

Blue Ray (100 GB)

  • 405nm 蓝紫色激光

光盘:作为存储设备的分析

分析

  • 价格
    • 很低 (而且很容易通过 “压盘” 复制)
  • 容量
  • 读写速度
    • 顺序读取速度高;随机读取勉强
    • 写入速度低 (挖坑容易填坑难)
  • 可靠性

今天的应用场景

  • 数字媒体的分发 (即将被互联网 “按需分发” 淘汰)

“挖坑”:不止是数据存储


Finally, 电

Solid State Drive (1991)

之前的持久存储介质都有致命的缺陷

  • 磁:机械部件导致 ms 级延迟
  • 坑 (光): 一旦挖坑,填坑很困难 (CD 是只读的)

最后还得靠 (电路) 解决问题

  • Flash Memory “闪存”
    • Floating gate 的充电/放电实现 1-bit 信息的存储

Flash Memory: 几乎全是优点

分析

  • 价格
    • (大规模集成电路,便宜)
  • 容量
    • (3D 空间里每个 $(x, y, z)$ 都是一个 bit)
  • 读写速度
    • (直接通过电路读写)
      • 不讲道理的特性:容量越大,速度越快 (电路级并行)
      • 快到淘汰了旧的 SATA 接口标准 (NVMe)
  • 可靠性
    • (没有机械部件,随便摔)

但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缺点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USB Flash Disk (1999)

优盘容量大、速度快、相当便宜

  • 很快就取代了软盘,成为了人手 $n$ 个的存储介质
    • Compact Flash (CF, 1994)
    • USB Flash Disk (1999, “朗科”)

放电 (erase) 做不到 100% 放干净

  • 放电数千/数万次以后,就好像是 “充电” 状态了
  • dead cell; “wear out”
    • 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SSD 才能实用

NAND Wear-Out 的解决:软件定义磁盘

每一个 SSD 里都藏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 FTL: Flash Translation Layer
    • “Wear Leveling”: 软件管理那些可能出问题的 blocks
    • 像是 managed runtime (with garbage collection)
      • 请阅读教科书

优盘和 SSD 的区别

优盘, SD 卡, SSD 都是 NAND Flash

  • 但软件/硬件系统的复杂程度不同,效率/寿命也不同
    • 典型的 SSD
      • CPU, on-chip RAM, 缓存, store buffer, 操作系统 ...
      • 寿命: ~1 PiB 数据写入 (~1,000 年寿命)
    • SD 卡
      • SDHC 标准未规定
        • 黑心商家一定会偷工减料 (毕竟接口完全一样)
      • 但良心厂家依然有 ARM 芯片

一定不要用便宜的优盘保存重要数据

  • × 宝 9.9 包邮的优盘,芯片一毛钱都能省……

FTL: 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的难题

大家可记得修电脑引发的血案?

  • 首先,(快速) 格式化是没用的
    • (M5 会告诉你这一点)
  • 在你理解了 FTL 之后
    • 即便格式化后写入数据 (不写满)
      • 同一个 logic block 被覆盖,physical block 依然存储了数据 (copy-on-write)
      • 需要文件系统加密

另一个 memory system 相关的安全问题

  • Row Hammer (TCAD'19)
    • 更重的负载可能会 “干扰” 临近的 DRAM Cells

SSD 的可靠性:另一个故事

什么?硬件里的软件?

  • 其实非常复杂:算法, cache; store buffer; ...

谁写出来的?那可得有 bug 啊!

有趣的故事:结果

这篇 paper 促进了硬件厂商对 FTL 的大幅改进

  • 在 2015 年之后出产的产品,已经几乎无法找到这样的问题了 (cool!)

Device Model Year Bug?
SSD#1, 10, 8, 9, 6, 2 A 2011 x 3, 2012 x 2, 2010 Y
SSD#2 B 2010 Y
SSD#3, 11, 12 C 2011 Y
SSD#4, 13 D 2011 -
SSD#5, 14, 7, 15 E 2009, 2011 x 2, 2012 Y

总结

总结

本次课回答的问题

  • Q: 状态机的状态和持久的状态是如何存储的?

Take-away messages

  • 1-Bit 信息的存储
    • 磁 (磁带、磁盘)、坑 (光盘)、电 (Flash SSD)
    • 构成性格各异的存储设备
  • 重新思考 “状态的存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