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yan's Wiki 操作系统 (2023)

并发控制:互斥 (1)

本讲阅读材料

教科书 (Operating Systems: Three Easy Pieces, OSTEP) 第 28-29 章。课后小练习:

1. 互斥

1.1. 互斥的定义

有些时候,我们并不希望代码并发——当两个 sum++ 可以并发执行时,结果已经超出了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互斥锁” (mutual exclusion, mutex) API 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typedef struct {
  ...
} lock_t;
void lock(lock_t *lk);   // 试图获得锁的独占访问,成功获得后返回
void unlock(lock_t *lk); // 释放锁的独占访问

不妨把线程想象成人,代码的执行就是人在物理世界中的行动 (物理世界就是共享内存)。lock_t 可以理解成是一个 “锁对象”,类似于厕所里的 “包间”——一旦我们 (线程) 进入,其他人就不得再进入。更恰当的比方 (系统中可以有很多锁对象) 是每一把锁都是系统中唯一的一份 “许可”。当有多个人 (先后或同时) 想要获得许可时,只有一个人能得到它,得到的人可以继续,而其他想要许可的人则必须等待,直到得到许可的人将许可归还 (一个人可以同时得到多份许可,即可以持有多把锁)。

互斥的定义

更严谨地说,lock/unlock,保证在任何可能的线程调度下,若某个线程持有锁 (lock(lk) 返回且未释放),则任何其他线程的 lock(lk) 都不能返回。从状态机的视角,假设系统每次选择一个线程执行一条指令 (虽然这个假设并不严格成立),我们认为 lock(lk) 返回时,线程就进入了 “持有 lk” 的状态。而从初始状态开始,不存在任何状态机的执行路径,使得两个线程同时持有 lk

1.2. 互斥锁的使用

互斥锁的使用很简单,你可以把一段代码用 lock-unlock 包裹起来,它就不再会和其他持有同一把锁的线程并发。例如,如果你为 withdraw 上了锁,那么多个线程就可以安全地执行 withdraw

int withdraw(unsigned int amount) {
  int ret = FAIL;
  lock(&bank_lock);
  if (deposit >= amount) {
    deposit -= amount;
    ret = SUCCESS;
  }
  unlock(&bank_lock);
  return ret;
}

此外,你可以用同一把锁保护另一个函数,这样可以阻止 withdrawdeposit 之间的并发:

int deposit(unsigned int amount) {
  lock(&bank_lock);
  ...
  unlock(&bank_lock);
}

看似简单?写代码可得千万小心,例如下面的代码就有 bug (你发现了吗)?

int withdraw_buggy(unsigned int amount) {
  lock(&bank_lock);
  if (deposit >= amount) {
    deposit -= amount;
    return ret;
  }
  unlock(&bank_lock);
  return FAIL;
}

虽然上面的代码功能看起来没问题,但在 withdraw 成功返回的时候直接 return 忘记释放 bank_lock——这可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C 语言更像是汇编,并不非常适合表达人类对代码的认识——现代语言在这一点上做得好得多,支持 RAII (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

class HoldLock {
  lock_t *lock_;
public:
  HoldLock(pthread_mutex_t *lk): lock_(lk)  {
    lock(&lock_);
  }
  ~HoldLock() {
    unlock(&lock_);
  }
}

编译器会帮助我们保证在函数调用时上锁、函数返回时解锁:

int withdraw_raii(unsigned int amount) {
  HoldLock(&bank_lock);
  if (deposit >= amount) {
    deposit -= amount;
    return ret;
  }
  return FAIL;
}

这些设计大幅增加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然还有对安全性设计的更彻底的语言,例如 Rust,我们很可能会在未来把操作系统课的一部分迁到 Rust 上),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直接把代码映射到机器指令时的阅读困难。

2. 实现互斥的挑战

2.1. Peterson 算法

在之前的课上,我们给出了一个能够实现两个线程互斥的 Peterson 算法:

int volatile x = 0, y = 0, turn;
void thread1() {
  x = 1; turn = T2;
  while (y && turn == T2) ;
  // critical section
  x = 0;
}
void thread2() {
  y = 1; turn = T1;
  while (x && turn == T1) ;
  // critical section
  y = 0;
}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在课堂上用手工 (和用 model checker) 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两个线程不能同时进入临界区)。

2.2. Peterson 算法:水面下的冰山

但是,Peterson 算法 (代码实现) 的正确性是有假设的——Model checking 之所以称之为 model checking,是因为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简化:我们的证明基于 “每次选择一个线程执行一条语句” 的机器模型。Peterson 算法代码实现的正确性还依赖于我们实际运行它的计算机系统的行为与这个模型等价

遗憾的是,我们都知道现代多处理器系统为了顺序程序执行的速度,通常使用了 store buffer、多级缓存、乱序执行的设计。在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我们就有了 “并发编程:从入门到放弃” 中的例子:

int volatile x = 0, y = 0, x_val = -1, y_val = -1;
void thread1() {
  [1] x = 1;      // store(x)
  [2] y_val = y;  // load(y)
}
void thread2() {
  [3] y = 1;      // store(y)
  [4] x_val = x;  // load(x)
}
void check_result() {
  assert( (x_val != 0 && y_val != 0) && 
          (x_val == 1 || y_val == 1) );
  // assert fail: x_val == 0 && y_val == 0
}

在你读完上面的代码后,再回来看 Peterson 算法 (我们提供了一个 peterson.c):

x = 1;
turn = T2;
while (1) {
  if (!y) break;
  if (turn != T2) break;
}

这不就是上面的例子吗?先写入 xturn,然后读 y……所以你预期 y 的 load 可以被提前到两个 store 之前,对另一个线程也是……这不就错了……吗?。没错!你应该留意到我们在代码中增加了很多 “栅栏”:

#define FENCE asm volatile ("mfence")

如果把 fences 删除,你将会在程序运行一段时间以后看到 assert fail 的触发。简单来说,就是 Peterson 算法除非借助一些指令集的帮助,在今天的计算机系统上无法直接实现。

2.3. 内存模型 (Memory Model)

既然我们的机器不符合 (过度) 简化的 “顺序” 模型 (也称为 sequential consistency)。下图是符合 x86 处理器实际行为的一个模型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 x86-TSO 的论文 “x86-TSO: A rigorous and ­usable programmer's model for x86 multiprocessors”):

此外,ARMv8 的 memory model 也是很不错的文档。在硬件规定的基础上,程序设计语言也同样定义了从 “直接解释程序执行” 意义上的并发行为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在编写非递归的 Tower of Hanoi 代码时,用到了 C 语言的操作语义模型),例如 C/C++11 Memory Model 和 Java Memory Model。

总的来说,这些话题并不适合在这门课上讨论。大家需要记住的是:互斥就是为了简化大家对内存模型的理解而生的

2.4. 数据竞争

非正式地说,数据竞争就是两个 “同时发生” 的共享内存访问,其中:

  1. 它们位于不同的线程;
  2. 它们访问了同一个内存地址;
  3. 它们中至少有一个是写。

所谓 “竞争”,两个可以同时发生的共享内存访问可能发生 “赛跑”:

void thread1() {
  if (x == 0) do_something();
  else        do_something_else();
}
void thread2() {
  x = 1;
}

根据两个线程共享内存访问 “向前跑” 的速度,跑得快的访问将先被执行。因此:

  • 按照 $T_1 \to T_2$ 的顺序执行,load 将会得到 $t = 0$,
  • 按照 $T_2 \to T_1$ 的顺序执行,load 将会得到 $t = 1$。

这就是为什么数据竞争中的内存访问至少有一个会是写——写操作会对系统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微妙的后果:通常我们的程序中可能会连续进行多次内存访问,例如之前 withdraw 的例子:

if (deposit >= amount) {
  deposit -= amount;
  ret = SUCCESS;
}

对于线程来说,它会执行 “读余额” → “判断余额是否不足” → “更新余额” 三件事。如果发生数据竞争,那么我们在 “判断余额是否不足” 时,所用的余额数值就不再是当前最新的数值,导致逻辑错误。一段代码可能被打断并存在 “多种运行结果”,加上处理器可能乱序执行内存访问,数据竞争的后果是非常危险的。

简而言之,数据竞争 = UB

我们不妨把数据竞争定义成 undefined behavior,程序一旦出现数据竞争,之后 “发生任何事” 都被认为是可能的。数据竞争在本学期的编程中绝对禁止。很快你们就会在操作系统实验中遇到数据竞争引发的致命 bug——然后就会体会到这个定义的良苦用心。

那么什么可以阻止数据竞争呢?互斥!大家不妨回到互斥的定义。被同一把锁保护的两条指令,是绝对不可能 “同时发生” 的。当然了,刚才的 Peterson 算法里本身就有数据竞争……

3. 实现互斥

3.1. 问题分析

我们对互斥锁 (lock/unlock) 的额外期望是能救回多处理器共享内存程序上的原子性、顺序和可见性 (当然是依靠硬件提供的机制实现)——我们希望同一个 lock/unlock 保护的一段代码执行 (可以在状态机上标出) 是不可分割的 “盒子”。阻止 “盒子” 并发意味着如果我们考虑状态机上的所有路径,盒子的执行都能排出一个顺序 (而不能并发执行):

例如,两个盒子 ($B_1$ 和 $B_2$) 要么按照 $B_1 \to B_2$ 的顺序执行,要么按照 $B_2 \to B_1$ 执行。这满足了我们 “原子性” 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还额外地 (在机器执行的意义上) 要求满足:

  • 顺序:盒子中对共享内存的乱序读写不能越过 lock/unlock 的边界,这限制了实际处理器执行指令时的乱序行为只能在盒子 (同一个线程) 中发生。
  • 可见性:如果两个盒子按照 $B_1 \to B_2$ 的顺序执行,那么 $B_1$ 中所有的写操作,都必须在 $B_2$ 中可见,反之亦然。这保证了盒子之间共享内存访问的可见性。

当然阻止 “指令执行的乱序” 和 “确保指令效果的可见性” 这两件事在 “共享内存” 的状态机模型中压根就没有定义过啊!此外,在现代多处理器系统上纯粹使用 load/store 指令实现互斥是 (理论上) 不可能的:Consensus Number 小的操作 (例如 load/store) 实现更复杂的操作 (例如并发队列) 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 Maurice Herlihy. Wait-free synchronization. ACM Transactions on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Systems, 11(1), 124-149, 1991.

3.2. 软件不够,硬件来凑

事到如今,问题反而简单了——我们彻底放弃在软件上提出巧妙的算法来解决互斥问题,不如就让硬件帮我们提供一条新的指令,能帮我们实现 “原子” 的操作,同时帮助我们保证指令执行的顺序和内存的可见性。

请大家阅读教科书 28 章关于原子指令以及如何用原子指令实现基于自旋的互斥锁。我们在这里要补充的是,原子指令不仅能阻止指令乱序,还可以确保指令的效果在多处理器之间可见。

3.3. 互斥锁:为我们提供的保证

借助原子指令,对于按时间顺序的盒子执行 $B_1 \to B_2$,假设 $B_1$ 中有对 x 的写,$B_2$ 中有对 x 的读:

  • $B_1$ 内部 store(x) 可能被乱序执行 (由处理器保证 $B_1$ 内部 load(x) 的一致性),但不能越过 unlock 中的 xchg
  • $B_2$ 中,load(x) 可能被乱序执行 (同理 $B_2$ 内部的一致性由处理器保证),但不能越过 lock 中的 xchg
  • 在 $B_1$ 中 unlock 中的 xchg 完成前,保证所有的数值到达内存,因此 $B_2$ 的 lock 之后的 load(x) 能确保读到 $B_1$ 中写入的数值。

互斥锁为我们提供的保证

被同一个互斥锁保护的所有代码,一定能在全局 (上帝视角) 上排出一个执行顺序 $B_1 \to B_2 \to \ldots \to B_n$,并且我们简化的状态机模型依然能对 $B_i$ 中执行的指令成立。这一重要特性极大地简化了我们理解并发程序的难度:

  • 同一个盒子 ($B$) 中的代码属于同一个线程,单线程程序可以假设指令按顺序执行。
  • 虽然 $B_i, B_{i+1}$ 可能运行在不同的处理器上,但 $B_i$ 中的 unlock 和 $B_{i+1}$ 中的 lock 保证了指令执行的顺序和可见性。

4. 并发数据结构

4.1. 数据结构

当我们谈数据结构的时候,其实分成两个部分:

  • 抽象数据类型 (ADT),即我们使用数据结构时调用的接口,例如一个整数的集合,支持 insert(x), delete(x)rank(x) 返回集合中小于等于 x 的元素个数。
  • 数据存储和操作的实现,例如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的 layout、操作实现的方法等。

我们已经学过很多经典的抽象数据类型:栈、队列、集合……;也学习过很多它们的高效实现:数组、链表、红黑树、Fibonacci 堆……,我们不妨就混称为数据结构。我们在描述它们的时候,都使用类似于单处理器计算机执行指令的伪代码;并且我们在分析数据结构的性能时,通常也采用关键的操作数量 (例如比较、赋值等) 衡量它的时间复杂度、用使用的内存大小衡量空间复杂度。

4.2. 可串行化的并发数据结构

如果我们的多线程并发程序 (操作系统上的多线程程序或者操作系统内核中的线程) 希望访问数据结构,会怎么样呢?通过内存实现的数据结构中的一个操作通常涉及多次内存的访问——大家一定回想起 Peterson 算法在现代多处理器系统上的正确性,立即明白实现功能正确的并发数据结构是很困难的事情。

就连定义什么是 “正确” 的并发数据结构也并不显然。在这里,我们希望并发数据结构满足 “可串行化” (serializability),即并发数据结构的一次并发执行上观察到的执行结果 (数据结构在每个线程上执行的操作和操作的返回结果) 能够和某一个顺序程序上对的数据结构的操作等价。可串行化并不是并发数据结构正确的唯一标准——在对性能要求更高的领域 (主要是分布式系统),甚至可能会允许不可串行化的数据结构。

做一个好的并发数据结构 (哪怕是个 “简单” 的数据结构) 都不是一件 trivial 的事情,例如这篇文章里,连硬件的支持都用上了。很酷是不是?因此在直到你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之前,遵循教科书上的建议,用简单的锁来保护你的数据结构:

Many operating systems utilized a single lock when first transitioning to multiprocessors, including Sun OS and Linux. In the latter, this lock even had a name, the big kernel lock (BKL).

实现可串行化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把所有的访问真正地串行化——记得我们的自旋锁/互斥锁保证了临界区的原子性、顺序、可见性。

void set_insert(Set *s, int x) {
  lock(&s->lock);
  set_insert_(s, x);
  unlock(&s->lock);
}
void set_remove(Set *s, int x) {
  lock(&s->lock);
  set_remove_(s, x);
  unlock(&s->lock);
}

在大部分时候,这样的处理都是安全且有效的——只要这个数据结构没有被非常频繁地访问。请大家阅读教课书第 29 章 “locked data structures”。

4.3. 实现高性能的 malloc/free

如果多个处理器上的线程对数据结构的访问非常频繁,此时再使用锁,就会导致 “一核出力,他人围观” 的情况。提高多处理器上并发数据结构性能的关键之一是减少在锁上拥塞 (contention) 的时间——如果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 spin 上却没有实质的进展,那就是白白浪费了多处理器的计算力了。更糟糕的是,设计不当的算法甚至有可能让 cache line 在处理器之间来回“弹跳”,导致多处理器下的性能甚至低于单处理器。

在这里,我们介绍如何分析基于系统调用实现 malloc/free 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并发数据结构实现它们。malloc/free 大家是 libc 标准库的一部分:

void *malloc(size_t size);
void free(void *ptr);

请大家阅读手册 (man 3 malloc),温习一下其中的重要细节。

4.3.1. malloc/free: 空闲的内存从哪里来?

想要实现 malloc 分配内存,我们必须得要能得到一定数量 “空闲” 的内存才行。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利用底层系统提供的机制 (通常能够用来分配很大的内存),实现各种大小、类型对象的分配和释放。大家带着 “状态机模型” 来理解一下下面的一行代码:

int *ptr = malloc(1 << 30);
ptr[123456] = 7;

假设 malloc 分配成功,返回的指针 ptr 就可以访问——但我们几乎可以确信的是,如果在 malloc 返回之前,这个地址一定是不可访问的。因为状态机是指令驱动的,所以一定有一条指令改变了状态机状态 $(M, R)$ 中的内存!这一条指令是什么呢……?你已经知道了: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系统调用 (syscall)。

如果想知道 Linux 系统是如何为我们分配内存的,大家不妨可以自己写一个小的 malloc-workload.c,然后用 strace 观察执行的系统调用序列,然后你会发现 Linux 操作系统为我们提供了 brk 和 mmap 两个系统调用,可以用来申请连续的内存。因为系统调用有一定的开销,因此我们通常一次性问操作系统请求较大的内存,而在进程本地进行中小内存的分配。而在计算机硬件 (我们的实验) 上,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物理内存,因此操作系统直接管理系统中可用的物理内存。

更进一步:libc 里的 malloc 是怎样使用系统调用的?

如果你想知道 libc 里的 malloc/free 是如何使用系统调用的,你可以写一些典型的 workloads:

  • 大量分配大内存
  • 大量分配小内存
  • 混合内存分配
  • 分配大量内存后全部回收
  • ……

编译运行后,使用 strace 工具查看系统调用的序列。如此,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逆向工程” 出 libc 分配内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操作系统》课上动手实践,玩一玩实际的操作系统能增进大家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4.3.2. malloc/free: 并发数据结构

在一定的抽象层面上对需求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其实,malloc/free 的本质就是维护一个并发数据结构。一方面,我们能从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上分配得到较大的内存空间——一段连续、可用的内存,可以看成区间的集合

$$M = \big\{ [L_0, R_0) \cup [L_1, R_1) \cup \ldots \cup [L_m, R_m) \big\} $$

同时,已被分配的内存 (堆区) 也可以看成是区间的集合:

$$ H = \big\{ [\ell_0, r_0), [\ell_1, r_1), \ldots, [\ell_n, r_n) \big\} \subseteq M$$

所谓 malloc($s$) 就是给定大小 s 从 $ M\setminus H$ 中找到一个区间 $[\ell, r)$ 满足 $r - \ell \ge s$,更新

$$ H' = H \cup \{ [\ell, r) \} $$

在找不到时,我们一方面可以向操作系统申请 $M$ 中的内存,也可以返回分配失败;而 free 就是给定一个区间的左端点 $\ell_i$,将分配的内存回收:

$$H' = H \setminus \{ [\ell_i, r_i) \}$$

这样看起来 “复杂” 的问题一下就变得干净了——通过适当的抽象 (这是解决计算机科学问题的常见方法),你可以提出自己的分配策略,例如空闲的空间 $M \setminus H$ 也可以写成是区间的集合;我们可以用链表把这些空闲的区间 (链表的指针可以直接位于区间中) 链接起来 (相当于用链表维护 $M \setminus A$ 中的区间),分配时遍历链表,找到某个空间不少于 $s$ 的区间,然后更新链表。更复杂的,你甚至可以用平衡二叉树在 $O(\log n)$ 的时间里完成内存分配。

4.3.3. malloc/free 的性能分析

基于链表的 malloc/free 能否满足应用程序对内存分配各方面的需求呢?

抛开 workload 谈优化就是耍流氓

对于同一个集合数据结构来说,99% 读 1% 写;1% 读 99% 写,这两种情况下的算法设计能一样吗?不同的应用场景很可能有不同的需求——甚至有时候总是一个线程写,很多线程读。如果希望调优程序的性能,一定要先了解 workloads。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都需要基准程序,它们代表了各种典型应用场景下的 workloads。“不服跑个分” 对吧?

那怎么从程序的运行或者基准程序得到workloads呢?课堂上我们给了 mtrace.c,里面定义了一个伪装的 malloc,它会偷偷调用系统中真正的 malloc (通过 dlsym 得到),但同时可以记录一些额外的信息。

void *malloc(size_t size) {
  static void *(*real_malloc)(size_t) = NULL;
  if (!real_malloc) {
    atexit(print_stats);
    real_malloc = dlsym(RTLD_NEXT, "malloc"); 
  }
  buf[LOG2(size)]++; // profile
  return real_malloc(size);
}

借助动态链接库机制,我们只需要把 mtrace 编译成共享库,并且抢在 libc 之前加载,就可以把 malloc 这个符号 “占坑” (动态链接时,全局符号先到先得),这样就可以查看程序 malloc 的统计啦!

思考题:trace malloc/free够吗?

不止一个库函数可能会分配内存,例如 strdup, asprintf... 如何监控所有的内存分配?

4.3.4. 并发数据结构设计

在理解了 workload 以后,我们可以整理出 malloc/free 的主要矛盾:

  • 尽量让线程能互不影响地独立分配,否则分配频繁的程序会遇到瓶颈——今天我们已经能买到有 128, 256 甚至更多线程的处理器。
  • 大内存/小内存的分配频率通常是很不相同的,应当分开考虑。分配一段相对较大的内存,势必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 “回本”,只分配不使用不是典型的应用场景。这也注定了大内存的分配频率会远远小于小内存。
  • 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 C 应用程序、内核、JVM 三个典型的场景里,workloads 又有细微的区别:C 程序的分配不太规律,要避免内存的浪费和碎片;内核中固定大小内存的分配相对比较频繁;JVM 有大量的内存分配,但绝大部分生存周期很短。

在 malloc/free 算法的设计上,我们使用了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技术:区分 fast/slow paths。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习到典型的有 fast/slow path 的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中的 memory hierarchy: 基于内存访问的局部性,cache hit 占绝大部分情况,因此处理器可以快速地获得内存里的数据,只在 cache miss 时才去内存取数据。在计算机硬件中,branch prediction, speculative execution 也都是这样的例子。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有趣的是,人类也是这样的系统:我们有一套快速简单的反应系统能高效地处理日常事务:吃饭、睡觉等简单事务的处理似乎 “并不经过大脑”。与此同时,在我们面临复杂决策、做数学题的时候,又有一套耗能更高、逻辑更严密的推理系统,只有我们觉得问题没法简单解决时,才会调用这套系统。

当然了,大家在编程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 “不经大脑” 的系统——虽然根据我们的经验,很多同学会处于模糊的 “无脑编程” 状态,随便写一些代码,然后再胡乱调试。正确的方式是一边编写,一遍试图理解每一行代码的行为和每一块代码的 specifications——这几乎总是需要大脑的 slow system。

我们试图把内存分配问题分成两种情况:

  1. (fast/common path) 直接从线程本地立即得到内存,几乎不涉及复杂的同步或锁的争抢。因此 fast path 可以很快执行完成,但有一定的概率失败。
  2. (slow/uncommon path) 在 fast path 失败时,允许我们付出额外的代价 “纠正” 之前的失败。只要一次纠正的代价均摊到 fast path 上比较小 (哪怕使用全局的锁),整个系统的性能就依然很高。

例如,我们不妨把可用的内存分成一个一个的 “页面” (page),设定一个较为可观的大小,例如 8 KiB, 32 KiB 等。每个线程都拥有一个用于分配的页面;于是,当 malloc 发生时:

  1. (fast path) 首先试图在线程自己拥有的 page 当中进行分配,分配时不妨为这个 page 上锁 (因为可能有来自其他线程并发的 free;系统允许在一个线程分配的内存在另一个线程回收)。虽然上了锁,但不同的线程的 page 是不同的,因此线程依然可以并行地分配内存。

    • 相对应的 free 时,获得对象对应页面的锁后回收——如果 page 的分配保证对齐到 page 边界,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ptr & (PAGESIZE - 1) 获得页面的首地址。
    •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我们可以活用 C 语言提供的特性,定义结构体管理页面。这会使你写出更干净清爽的 L1 代码:
      typedef union page {
        struct {
          spinlock_t lock; // 锁,用于串行化分配和并发的 free
          int obj_cnt;     // 页面中已分配的对象数,减少到 0 时回收页面
          list_head list;  // 属于同一个线程的页面的链表
          ...
        }; // 匿名结构体
        struct {
          uint8_t header[HDR_SIZE];
          uint8_t data[PAGE_SIZE - HDR_SIZE];
        } __attribute__((packed));
      } page_t;
      
  2. (slow path 1) 当 fast path 失败时,我们使用全局的锁分配一个新的页面,并在新的页面中分配内存——此时分配总是会成功。当然,分配新的页面意味着线程将会 “拥有” 不止一个 pages。我们可以用合理的数据结构把这些页面维护起来,例如链表。

  3. (slow path 2) 当申请巨大的内存 (例如一个或多个页面大小的内存) 时,我们同样持有全局的锁进行分配。因为大内存的分配总是意味着这些分配的内存需要 “使用”,所以全局的锁在实际中预期应该不会成为严重的性能瓶颈。

可以说,所有现代的 malloc/free 算法都是基于上述的 fast/slow path 设计的。例如在 TCMalloc 中,每个 thread (现在更先进的实现是每个 cpu) 有 88 个常见大小的分配器:

分配小内存对象时,我们的 fast path 直接找到比我们待申请对象大一些的 size-class,其中所有的空闲对象组织成单向链表,一条原子指令就能完成分配/回收。当 fast path 无法找到空闲的对象时,进入 slow path 分配一个新的 per-thread (per-cpu) page。

在 slow path 中,“central free list” 实际是一个多叉的线段树 (radix tree),能够支持快速地、以 page 为单位的内存分配。因为以 page 为单位,数据结构的开销就被很大程度地均摊了。

除此之外,TCMalloc 还为每个 class-size 都提供了一个 central free list,进一步增加并行度 (但会浪费一些空间——但在操作系统上的进程里,分配但不访问的页面只是被标记,因此实际引起的代价是低得多的)。在一个工业级的 malloc/free 中,诸如此类的细节数不胜数,例如其他增加 cache/TLB friendliness 的细节。

为什么都是外国人、外国公司?

复杂、高效、可靠的系统很难在小作坊里生产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一谈及 “国产软件”、“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总是联想到各种骗子公司 (“国产芯片” 的 flag 居然成了神预言) 和流产的国家项目。如果千千万万大学生学习的都是 “小作坊” 式的工作方式,指望少数几个人支撑起中国的系统硬件/软件产业,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现代系统设计有成熟的理论、技术、配套的现代化工具,遗憾的是,我们国家掌握这些工具的人群太少。《操作系统》等系列课程作为大家学习 “系统” 的起点 (虽然我们讲解的都是简化的版本,但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和现代软件系统一致),希望帮助大家不再畏惧查阅手册和使用工具,也不再畏惧似乎有些困难的系统编程。

如果你对实际系统的 malloc/free 有兴趣,可以阅读参考资料: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苏 ICP 备 202004910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