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 v.s. 平

坑 v.s. 平

2024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坑 v.s. 平

坑:天然容易 “阅读” 的数据存储

跨越千年的持久化存储方法

center

2024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坑 v.s. 平

现代工业:我们可以挖出更精细的坑!

center

2024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坑 v.s. 平

Compact Disk (CD, 1980)

在反射平面 (1) 上挖上粗糙的坑 (0)

  • 激光扫过表面,就能读出坑的信息来
    • 飞利浦 (碟片) 和索尼 (数字音频) 发明
    • ~700 MiB,在当时是非常巨大的容量

center

2024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坑 v.s. 平

光盘的复制

center

挖坑技术的进展

  • CD (740 MB): 780nm 红外激光
  • DVD (4.7 GB): 635nm 红色激光
  • Blue Ray (100 GB): 405nm 蓝紫色激光 (仍难逃被淘汰)
2024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坑 v.s. 平

光盘:作为存储设备的分析

成本与风险

价格 容量 可靠性
极低 - “压盘” 复制 - 多种保护层

读写性能

顺序读取 随机读取
一般

最大的困难:挖坑容易填坑难

今天的应用场景

  • 作为数字收藏
2024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坑 v.s. 平

Project Silica: 回归 Rosetta Stone

center

2024 南京大学《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